7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举办的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在合肥召开。开幕式上,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知名气象学家以及来自能源、金融、农业、航空、交通、保险、文旅、健康、环保等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1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中心专家团队受邀参加,并组织参与多个环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心主任王会军院士为大会开幕式致辞,校长、陆面过程与东亚气候团队首席科学家陈海山为2024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新组建的6个分支机构中,我校当选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和海洋气象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蔡银寅教授和王晓春教授分别为低空经济和海洋气象的主任委员。华风南信大研究院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CMA数值天气预报冬奥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24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浓雾的生消与理化特征及预报技术”获2024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会上,我校参与研究制定的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归口的团体标准《低空经济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要求》(T/CMSA0056-2025)正式发布,标准项目负责人蔡银寅教授对该标准做了解读。该标准是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首个总体要求类型的引导性标准。在各分会场,姜彤教授、智协飞教授、王晓春教授、闫雷鸣副教授、曹乐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集中展示我校在气象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促进我校优秀项目与应用市场、地方需求的深度融合。
会前,陈海山与王会军一行参观了多家企业展台。党委校长办公室、科技产业处、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
本次博览会以“气象融入新经济,携手共创好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气象、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百余家企业和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旨在打造国家级、综合性气象经济交流合作平台,聚焦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助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王会军院士致辞
陈海山校长颁奖
参观企业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