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IJOC: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异常与冬季中国东北气温年际关系在1990年以后增强

发布者:何琼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中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剧烈,对当地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国东北冬季气温异常的季节-年际预测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变化机理的科学研究,为提升其预测技巧提供科学依据。近期,中心硕士生邵郁晨、李忠贤教授、周波涛教授和博士生蒋圆圆,揭示了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异常和冬季中国东北气温年际变化之间联系在1990年后增强的现象,并探讨了可能的物理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异常与冬季中国东北地区气温的年际关系在1990年发生了明显转折,在1961—1989年(P1时期),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异常到冬季衰减迅速,冬季北大西洋副极地海温异常表现为西暖东冷的特征,在北大西洋东部上空引起类似NAO负位相型的位势高度异常,乌拉尔山上空出现位势高度正异常,东北亚地区表现为位势高度负异常,有利于冬季中国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偏低;而在1990—2020年(P2时期),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异常能维持到冬季,冬季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温异常表现为北暖南冷的特征,在北大西洋西部上空引起类似NAO负位相型的位势高度异常,乌拉尔山地区出现位势高度负异常,东北亚地区存在位势高度正异常,有利于冬季中国东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

图1 (a)1961—2020年秋季北大西洋海温距平年际变率EOF分析第一模态空间分布 (b)秋季北大西洋马蹄型海温(NAH)指数与冬季中国东北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布(c)秋季NAH指数(蓝)与冬季中国东北气温指数(红)时间序列(d)秋季NAH指数与冬季中国东北气温指数21年滑动相关(阴影区域/蓝色虚线均表示通过了90%置信水平的统计显著性检验)

图2 P1时期(a)和P2时期(b)秋季NAH指数与冬季500hPa位势高度场的回归分布(单位: gpm)(阴影区域表示通过了90%置信水平的统计显著性检验)

论文信息:

Shao Y C, Li Z X, Zhou B T, Jiang Y Y. 2025. Interdecadal Change of the Interann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umn North Atlantic Horsesho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Pattern and Winter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https://doi.org/10.1002/joc.7003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