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IJC:采用基于稳定度指数和大气可降水量的聚类分析 揭示我国雷暴的区域性气象条件及其气候影响因子

发布者:何琼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10

雷暴常见于夏季午后伴有雷鸣电闪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可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雷暴发生的气象条件在业务预报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资料限制,目前关于雷暴气象条件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较短时间范围或特定区域,难以反映雷暴气象条件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特征,其区域差异性及其影响因子也不清楚。

近期中心虞越越教授、曹洁教授等利用1995至2019年夏季(6-8月)0600和1200 UTC时刻气象观测站的雷暴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选取对流稳定度指数(K指数、沙氏指数(SI)、对流有效位能指数(CAPE))和大气可降水量(PW)来表征雷暴发生的主要气象条件,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揭示了我国夏季雷暴发生的气象条件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并明确了各个区域内的指数阈值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基于K、SI、CAPE的雷暴合成平均值的聚类分析将中国地区分为三个区域;基于PW的聚类分析则呈现出两个区域。各区域省份划分情况如图1所示,对应的雷暴阈值范围见表1。经检验,在指示雷暴发生与否方面,该阈值在我国85%台站的准确率可超过60%。该分区及阈值信息,可为气象部门的雷暴监测和预报以及相关决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2) 针对雷暴阈值的区域差异性,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夏季气候平均的地表相对湿度和地表位温水平分布对雷暴发生时K、CAPE和PW的阈值起着关键作用,而地形和气候平均地表位温分布则对SI影响较大。根据雷暴气象条件阈值对当地气候特征的依赖性,有望应用于缺乏雷暴观测数据地区的雷暴资料反演工作。

图1. (a) 基于四个物理量指数雷暴合成平均值的聚类分区,及(b)雷暴发生时各物理量指数的概率分布(阴影区域为10%-90%分位数区间)。

表1. 各区域物理量指数阈值范围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

论文信息: 

Ye, W., Yu, Y., & Cao, J. (2024). Region-depend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understorm based on clustering analysis of stability and precipitable water ind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joc.8473. https://doi.org/10.1002/joc.847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