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至27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和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承办的2021年度“记录–模式融合学术研讨会”在扬州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以及我校约一百余名专家应邀参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我校王会军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出席并作大会主旨报告,50余位专家作邀请报告。
该会议旨在推动不同时间尺度环境记录与模式模拟研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对“内源驱动”和“外源驱动”下地球多圈层链式响应及其影响的认识,并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发展。
王会军指出,观测与模拟融合研究是目前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前沿,而基于指标的古气候重建是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他进一步提出古气候研究重点是理解气候机制、确定关键因子并用于评估模式,因此可通过典型时段、关键时间尺度变率特征、重大事件和确定关键因子、驱动力、机制、预测进行古今气候的融合研究。陈发虎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过去气候变化代用资料的冲突,认知全新世温度变化需要厘清温度的季节性偏差,合理评估影响温度变化关键因子的贡献,代用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通常具有多解性,基于同一套代用资料的不同方法重建也可能产生迥异的结果,需要基于过程与机理的研究来准确解读代用指标的指示意义。他说只有合理评估代用指标的可信性,将真实的气候变化记录与准确的模式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相互支持验证,才能架起记录与模拟的桥梁,提档古气候记录的研究水平。
本次会议采用全新会议形式,特邀专家报告主要讲述自己对某一科学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参与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为主。研讨会围绕新生代(构造-轨道尺度)、末次冰期冰盛期以来(亚轨道-千年尺度)和近现代(年代际-年际尺度)等多时间尺度的环境记录、模式模拟和记录数据同化研究等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讨论如何推动气候变化研究“记录”与“模式”的深度融合。本次研讨会通过多学科背景专家的集中讨论、现场互动、质疑与咨询等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打通了记录-模式研究的时空隧道、打通了学科界限,为学术研讨提供了新的交流范式。
陈发虎和王会军分别结合大会报告和会议讨论进行了总结,他们指出古气候研究前景广阔,辩证地使用记录和模式解决当今的科学研究之谜,推动不同时间尺度环境记录与模式模拟研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对板块运动“内源驱动”和全球变暖“外源驱动”下地球多圈层链式响应及其影响的认识,并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发展。他们还同时强调古气候研究需要与时俱进,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人类进步作贡献。
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CCSP)是基金委批准的大气科学基础科学中心。我校为该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山大学是该中心的合作单位。中心聚焦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与海温的预测、延伸期天气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从季风系统动力学理论、精细化陆面过程模式、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季节内振荡、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理论方面展开科学攻坚,力争实现若干关键性突破,提高气候预测科学水平和准确率,有望整体提升我国在气候预测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青藏高原地球系统(BSCTPES)是基金委批准的地理科学基础科学中心。该中心的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合作单位为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心以21世纪能够引领地球科学实现新突破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为核心,以地球六大圈层(岩石圈、水圈、冰冻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作用最为典型和最为强烈的青藏高原为试验场,以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为主线,瞄准高原生长与全球变化双驱动下的多圈层链式响应及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为实现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突破建立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范式,为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支撑青藏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需求。
王会军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陈发虎院士发表主旨演讲
王会军院士为大会报告专家颁奖
陈发虎院士为大会报告专家颁奖
现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