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季降雪频次的主模态及其物理机制

作者:孙博 发布时间:2022-03-17 浏览量:839

中国不同地区的冬季降雪具有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相关的动力过程受热带气候和极地气候共同调控,物理机制复杂。近期,孙博教授等研究了中国冬季降雪频次的主模态及其物理机制,揭示了北大西洋涛动、ENSO及北极海冰等对中国不同地区降雪频次的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中国地区冬季降雪频次年际变率的主模态,发现第一模态正位相的主要特征为中国东北-西北地区降雪频次增加,而青藏高原东部降雪频次减少;第二模态正位相的主要特征为中国东部(主要为长江中下游流域)降雪频次增多(图1)。

第一模态主要受东亚中纬度的天气尺度波活动影响:当天气尺度波活动比较活跃的时候,气旋活动频繁,降雪频次增加,反之亦然。北大西洋涛动负位相可在西伯利亚地区引起深厚冷低压异常,导致东亚中纬度经向温度梯度增加,大气斜压性增加,有利于活跃的天气尺度波活动发展,从而有利于第一模态的正位相发生。

第二模态受来自南方的水汽输送异常和来自北方的冷平流共同影响:当热带太平洋海温为拉尼娜条件时,有利于来自南方的水汽输送进入中国东部;当巴伦支海和喀拉海海冰偏少时,西伯利亚增强,有利于来自北方的冷平流南下进入中国东部。二者共同作用可以导致中国东部冬季降雪频次增加。

上述成果表明中国冬季降雪频次的年际变率受热带和中高纬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于理解和预测中国冬季降雪频次有重要意义。

图1. 中国冬季降雪频次(a, b)第一主模态和(c, d)第二主模态.  

参考文献:

Sun, B., H. Wang, B. Wu, M. Xu, B. Zhou, H. Li, and T. Wang, 2021: Dynamic Control of the Dominant Modes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Snowfall Frequency in China. J. Climate, 34, 2777–2790, https://doi.org/10.1175/JCLI-D-20-0705.1